培訓搜索引擎

教學羅盤

內訓講師:王志濤 需要此內訓課程請聯(lián)系中華企管培訓網(wǎng)
教學羅盤內訓基本信息:
王志濤
王志濤
(擅長:人力資源 管理技能 )

內訓時長:2天

邀請王志濤 給王志濤留言

內訓咨詢熱線:010-68630945; 88682348

內訓課程大綱
第一部分課程概述
1.1 課程背景
傳統(tǒng)教學的成功,比拼的是卓越的老師與優(yōu)秀的學生,人們習慣于將成功的教學首先歸因于學生遇到了好老師——是因為老師教的好,老師的個人魅力和他獨特的教學風格;其次,人們還將成功的教學歸因于學生本人的特點——學生天資高朗,洞察力過人;第三,人們將教學成功歸因于“時間加汗水”——是因為增加了各種努力的結果。
但其實,取得大面積穩(wěn)定可靠的、長期的教學成效是系統(tǒng)設計教學所導致的。簡言之,大面積的教學成功是因為采用了科學而系統(tǒng)的教學模式,科學而系統(tǒng)的教學模式勝于優(yōu)秀的師資與卓越的學生,勝于“時間加汗水”。中小學、成年人的教學都是如此。朱熹曾言:“事必有法,然后可成。師舍是則無以教,弟子舍是則無以學。”能夠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,亦提供廣大老師在專業(yè)上迅速成長的蹊徑,就存在于“教學模式”之中,中小學及成年人的教學概莫能外。莊子講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也說明,如果掌握了事物的門道,就“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反之,則事倍功半,損刀還費事。
著名教學設計專家列夫·蘭達(Lev N. Landa)指出,教學模式是“使以前天才能夠做到的事一般人也能去做”??茖W而系統(tǒng)的教學模式,使老師能夠輕松做到:目標更明確(知道要做什么)、內驅力更強(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)、程序更清晰(知道應怎樣去做)以及靈活性更強(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該做什么具體調整),簡言之,教學模式是把教學的科學性、藝術性和技術性統(tǒng)一起來。
實踐亦證明,有套路的行為才是可以復制的行為,有體系的知識才可以更好的傳承。在教學中,形成類似模式、結構、定式、框架、套路、體系等等這樣的知識是教學的關鍵。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(Jerome Seymour Bruner)曾指出:“學習的實質是一個人把同類事物聯(lián)系起來,并把它們組織成賦予它們意義的結構。學習就是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新組織。知識的學習就是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各學科知識的知識結構。”而幾乎所有的模式、結構、定式、框架、套路、體系其本質都是知識高度壓縮的結果,學會了這些才能更容易內化為一個人的技能。學習者組織知識的方式會影響其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方式。
 
教學模式即是在“教學”這種情境下,為達到教學目的、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提煉而成的一系列方法、流程和工具的集合。教學模式源自教學設計專家過往的最佳實踐,是從實踐中總結萃取出來的一套應對各種教學情境的整合性框架。一個專業(yè)的老師和一個普通的老師最大的區(qū)別是,前者掌握了一系列關于應對各種教學情景的整體性框架,并能夠在其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快速地進行模式匹配,調用恰當子方法、子流程和工具來解決當下的具體問題。好的教學模式,不僅能夠準確、生動、有效地傳授理論和知識,而且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。
達爾文說,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。本課程所應用的教學羅盤©️模式正是如此,它不僅提供了一整套基于認知心理規(guī)律的教學方式,還模塊化地提供了相應的一系列的教學方法、工具和技巧。教學模式不僅僅是一系列教學方法、工具和技巧的簡單羅列及疊加,而更是符合人的認知規(guī)律,是一個具有因果性、層次性、多樣性、綜合性的完整系統(tǒng)。教學羅盤©️整合吸收了當今國際上五種經典教學模式的營養(yǎng),包括建構主義學習設計(CLD)、體驗學習、自然學習法、意義學習SOI模式、五星教學等模式,這些經典的教學模式都建立在認知心理學、發(fā)展心理學、社會心理學、人類學、教育學、多樣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基礎之上,這些研究不僅涵蓋高等教育,而且涵蓋K12基礎教育;這五種經典教學模式來自國際知名專家多年的總結與提煉,并在中小學及成人的教育教學領域展開了大量的實踐進行驗證與優(yōu)化,因此具有廣泛的適用性。教學羅盤©️貫通了教學之“道、法、術、器”,能讓講師、培訓師在具體的操作中大處著眼,小處入手。簡言之,可以用教學羅盤©️進行教學設計、課程開發(fā)、講師培養(yǎng)等等。
 
 
 
 
1.2 課程目標: 學習完本課程后,您將能夠:
●運用教學羅盤©️模式進行授課;
●根據(jù)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調適性應用教學羅盤©️;
●理解符合認知規(guī)律的教學才能讓學生“學會”;
●深刻認知教學的核心四大技能;
●根據(jù)具體目標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設計;
●利用教學羅盤©️框架快速收集課程素材開發(fā)課程。
 
1.3 課程設置:
 ● 課程適合:專業(yè)講師、兼職講師、內訓師、培訓經理、各級管理者。
● 適宜人數(shù):25-50人
● 課程形式: 講授+案例分析+工作坊+模擬體驗     ● 授課時長:2天
 
 
 
第二部分課程大綱
第一天 課程大綱及內容安排
 
09:00 ~ 09:10
■課程互動開場:破冰及初步體驗Ice Breaking
▲說明:用有趣的體驗活動來幫助大家熱身,并讓每個學員集中到課程的主題及目標上,進入課程的學習中。
 
 
 
 
09:10 ~ 12:00
■第一單元:教學羅盤©️讓學習真正地發(fā)生
▲心理學所定義的學習是由個體與外部環(huán)境的互動所導致的行為、能力或心理的持久變化。學習是發(fā)生在大腦當中的——以每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,通過與外部的新刺激、新信息的雙向互動,來形成、充實或調整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的過程。不管是行為上的還是心理上的變化,學習的本質是為了改變。
•【案例】改變?yōu)楹芜@么難? 
•改變VS抗拒改變(André Giordan)
•一直以來的傳統(tǒng)課堂VS建構主義的課堂
•教學需符合人的認知規(guī)律:以學定教&教是為了不教
•公式:學習=博學+審問+慎思+明辨+篤行
■第二單元:教學羅盤©️之模式的力量
▲什么是教學模式?教學模式有什么用?教學模式在中小學的課堂教學和成年人的課堂教學中都能通用嗎?都有什么樣的教學模式?
•教學模式:讓老師教得好,讓學生愿意學
•學習的本質:大腦對信息的感知、處理與加工過程
•教學的整體框架:教學羅盤©️模式應用
•教學羅盤©️模式四大核心技能  •大處著眼,小處入手:如何用教學羅盤©️來進行教學設計、課程開發(fā)、講師培養(yǎng)
12:00 ~ 14:00 午餐、午休
 
 
 
 
14:00 ~ 17:00
 
 
 
■第三單元:教學羅盤©️之如何組織討論
▲討論是一種學習的情境,討論亦是基于問題的教學。情境是“情”與“境”的有機融合:“情”是主觀心理因素,“境”是客觀環(huán)境因素,情境是精神與物質的辯證統(tǒng)一,是無形與有形的水乳交融。有效設計討論讓教學達到3E性能“Effective,Efficient,Engaging”(by David Merrill),即學習效果好、效率高、學習者參與學習的熱忱及主動性強。
•【案例】來自“茶館式教學法”的啟示
•討論教學的基本原理:內隱思維VS有聲思維
•討論教學的本質:讓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“對話場”
•關鍵:最小討論單元&結構化討論的設計
•【練習】教學羅盤©️無所不能的討論設計框架:4F
•【練習】引發(fā)積極參與討論的技巧
•【練習】如何用學習活動來代替討論
17:00 ~ 17:30 •課程總結&結束
  
第二天 課程大綱及內容安排
 
09:00 ~ 09:10
■動力活動:喚醒與回顧
▲說明:用充滿活力的活動來幫助大家進入學習狀態(tài)并回顧第一天課程,進入今天的課程的學習中。
 
09:10 ~ 12:00
 
 
 
 
 
09:10 ~ 12:00
■第四單元:教學羅盤©️之如何專業(yè)主義的“講”
▲高水平的語言講述能夠最大化的激發(fā)聽者大腦神經網(wǎng)絡呈活躍狀態(tài)。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講述的語言中所包含的行為動作、視覺、聽覺、感覺,它們相互作用、互為補充,最終激發(fā)受眾進行內在的意義關聯(lián)、視覺想象、邏輯推理、演繹思辨,從而豐富了受眾的內在感官,“內在感官”整體地運作,彼些合作無間,最終形成了聽者豐富的內在世界
•深入到心理學和腦科學去理解講授:友善用腦(Brain Friendly)
•四級教學策略水平(byDavid Merrill)
•意義學習SOI模式(byRichard E. Mayer)
•講授的精心策劃:三大部分與四種境界
•講什么:深度與高度的結合&講案例與講理論
•教學羅盤©️之怎么講:常用的經典表達結構
•語錄和金句:讓江湖有你的傳說
•【練習】走腦更走心的“講”
12:00 ~ 14:00 午餐、午休
 
 
 
14:00 ~ 17:00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14:00 ~ 17:00
 
 
 
■第五單元:教學羅盤©️之不可或缺的練習
▲學到的知識能否學以致用,很大程度上是由“練”決定的。如果老師在課堂上“以講代練”,就可能會造成學生在實踐時紙上談兵、眼高手低。毛澤東在他的《實踐論》中亦曾深刻而精辟的揭示人的認識過程和規(guī)律,那就是“實踐,認知;再實踐,再認知”。不經過練習,新學的知識就不能真正的掌握:老師一講,覺得會了;上手一做,馬上出錯。
•練習的本質:讓大腦建立更廣泛和更牢固的神經環(huán)路
•進行最有效練習:時機與方法&馬扎諾五大維度的啟示
•練習的3F原理:專注(focus)、反饋(feedback)、糾正(fix it)
•【練習】教學羅盤©️四種經典練習方法
•合作學習與結構化聯(lián)系方法(by Spencer Kagan)
■第六單元:教學羅盤©️之用點評給人力量
▲當學生在大班內公開展示他們“練習”或“討論”的階段性成果時,老師考察他們展示出的階段性成果并對其內容進行延伸、回應與點評;彌補在講授新知時的不充分,在此象限進行補刀;在班級內公開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、疑問及疑惑。老師的回答應當視角開闊,格局高遠。
•【案例】老師關鍵的回應和點評
•基于心理學的回應和點評之整體套路
•教學羅盤©️回應點評VS暗示教學(Suggestopedia Teaching)
•補刀與精講:講方法、講規(guī)律、講框架、講思路
•教學羅盤©️之關鍵的話語:賦能句的使用
•【練習】接納式表述的“我~信息”模式(by Thomas Gordon)
•進行積極的轉化的關鍵:如何利用經典的教練式語言
•【案例】他是如何回答這個棘手的問題的
•基于經驗之塔和邏輯層次的“上堆下切平行”三大策略
•促進行動的方法:LABB模板&開發(fā)自己的模板
•教學羅盤©️之螺旋式教學:讓學生產生知識的增量&格局高遠
17:00 ~ 17:30 •"aha!" moments
•課程總結
  注:課程內容可能會以當天課程的實際實施進度而進行調整。

講師 王志濤 介紹
王志濤 老師(北京)
——中國培訓行業(yè)教學羅盤️理論創(chuàng)始人
 知名教學技術專家,教學羅盤️理論創(chuàng)立者
 曾任人眾人教育集團課程研發(fā)總經理
 曾任寓學于樂教育研發(fā)院院長
 曾服務汾酒集團商學院、中國電信天翼互聯(lián)網(wǎng)學院、
 北京大學、長江商學院等知名高校 特聘講師
 出版專著《教學羅盤:基于建構主義的整合教學模式》;
【個人簡介】
■在任課程研發(fā)總經理期間,自主研發(fā)40余門課程,培養(yǎng)了集團100位培訓師。
■06年至今,14年來授課超過2000天,在教學設計、課程開發(fā)、講師(培訓師)培養(yǎng)、行動學習等方面擁有豐富實踐經驗。
■多年來系統(tǒng)深入地研究建構主義、體驗學習、自然學習法、意義學習SOI、五星教學等教學模式,十多年來閱讀量超過1000本著作。他深入研究和實踐教學理論及技術,將建構主義與教學實踐相結合,推動中國教學技術的科學化發(fā)展——讓老師教得好,讓學生愿意學,開創(chuàng)性提出“教學羅盤”教學模式,致力于大面積提升老師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。
【主講課程】
教學羅盤系列課程:
《教學羅盤©️—基于建構主義的整合教學模式》
《TTT企業(yè)培訓師培訓課程》、《課程呈現(xiàn)技巧》
《精品課程設計與開發(fā)》、《互動式教學》、《領導者任老師》、《將行動學習融入工作》
《問題分析與解決》、《績效導向的教練技術》、《復盤》、《組織經驗萃取》
【學員評價】
回歸本質,重新定義,打通道術。王老師結合自己豐富的培訓經驗,結合世界級大咖的理論研究成果,給出了很多“易操作、見效快”的技能。
——銷售羅盤導師,《訓戰(zhàn)結合打造大客戶銷售鐵軍》作者 魯冰山
王老師根據(jù)自己多年、多維度的實踐和經驗積累,加上長年的理論研究學習,形成了一套自己的、有理有據(jù)、有圖有真相的教學操作系統(tǒng),會讓許多身在此山中的人豁然開朗,也會讓許多剛剛入行的小白拿到可實施的工具。
——匯豐行地產投資機構·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總經理 馬波
相信王老師的課程會給到教育培訓從業(yè)者不一樣的思考和啟發(fā),減少摸索時間,讓您快速成為教學專家。——講師訓練與課程研發(fā)專家 周錦弘
王老師的教學羅盤模式簡單、高效,能夠有效地指導讀者更好地設計和實施教學過程,提高培訓的課堂效果,有效地實現(xiàn)教學的3E性能(Effective、Efficient、Engaging)。
——瑞斯康達科技發(fā)展股份有限公司·人力資源部副經理 張校民
 
王志濤老師時常帶領學員從腦科學的深度來分析問題,讓人不時會有一種醍醐灌頂般酣暢淋漓的感覺。不得不說,這種模式就是課堂上的截拳道,每一位讀懂她的教學者都將駛入名師的快車道。
——PICC河北省分公司客戶服務部副總經理 董國紅
 
學習不難,能用為難,能用不難,用好為難。王志濤老師提出了“教學羅盤”的實用模型,在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給出了很多實用的案例。這將極大程度降低學習者的學習難度、提升學習者的工作效率!
——湖南培訓師聯(lián)盟副會長 李常菊
王老師的課值得每一位在企業(yè)大學或TD崗位上摸索實踐的同學仔細閱讀,一定會為你在企業(yè)中落地培訓與業(yè)務結合的有效性推進上加速其發(fā)展進程。
——美菜網(wǎng)·云杉大學校長 劉剛

上一篇:培訓技能提升
下一篇:復盤

培訓現(xiàn)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