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視頻課:郭暮云講邏輯學



  課程編號   xsk8960
  學習投入   299元


主講老師 郭暮云
課時安排 45課時
課程內(nèi)容

課程簡介:

 

人具有推理能力。推理意味著從其他信息得出正確結論。正確使用推理,能讓我們形成合理的陳述,并理解別人給出的陳述。

 

故此,沒有推理能力,我們就無法思考、閱讀、討論、分享。換句話說:正確的推理會讓我們的心智打開,能夠接近真理。

 

邏輯是正確推理的科學和藝術。

 

課程內(nèi)容:

 

緒論

邏輯:本質(zhì)與目標

思維的規(guī)律

本書的適用范圍

第一單元:詞項與定義

第一課:定義的目的和類型

練習1

第二課:屬與種

練習2

第三課:外延與內(nèi)涵

練習3

第四課:下定義的方法

練習4

第五課:用“屬與差異法”下定義的規(guī)則

練習5

第一單元復習題

第一單元附加練習

第二單元:陳述及其關系

第六課:陳述

練習6

第七課:自支型陳述

練習7

第八課:他支型陳述

練習8

第九課:陳述之間的關系

練習9

第十課:一致與分歧

練習10

第十一課:基本謂語動詞——判斷動詞“是”

練習11

第十二課:標準形式的直言陳述

練習12

第十三課:對當方陣

第十四課:矛盾關系

練習13

練習14

第十五課:反對關系

第十六課:下反對關系

練習15

第十七課:下蘊涵關系

第十八課:上蘊涵關系

練習16

練習17

第二單元復習題

第二單元附加練習

第三單元:三段論和有效性

第十九課:論證

練習18

第二十課:三段論

練習19

第二十一課:三段論的式

第二十二課:三段論的格

練習20

練習21

第二十三課:真實性與有效性

第二十四課:用反例檢驗三段論

練習22

第二十五課:周延的詞項

練習23

第二十六課:用規(guī)則檢驗三段論

練習24

練習25

第三單元復習題

第三單元附加練習

第四單元:日常語言中的論證

第二十七課:直接推理

練習26

練習27

第二十八課:翻譯日常陳述

練習28

第二十九課:相容陳述和不相容陳述的翻譯

練習29

練習30

第三十課:省略三段論

練習31

練習32

第三十一課:假言三段論

練習33

練習34

第三十二課:得出結論

練習35

第四單元復習題

第四單元附加練習

第五單元:非形式謬誤

第三十三課:干擾謬誤

練習36

第三十四課:歧義謬誤

練習37

第三十五課:形式謬誤

練習38

第三十六課:檢測謬誤

練習39

第五單元復習題

第五單元附加練習

附錄A:對當方陣

附錄B:三段論的256種形式

 

譯序

 

CCE可以劃分為三階段,即常說的“三藝”:文法,邏輯,修辭。

 

如果說中國的“古典教育”(所謂“國學”)對“文法”和“修辭”多少還是有所涉及,那么或許“邏輯”就是我們最缺失的部分,對我們來說同樣如此。

 

筆者理工科出身,全職前在大學教了十幾年計算機課,也一直都是邏輯愛好者,自己閱讀過不少相關書籍,但同樣深感自己邏輯的缺乏,同時也發(fā)現(xiàn),市面上沒有很好的邏輯學入門教材。

 

2015年,RWXY邀請我在次年暑期為證書班弟兄姊妹開設《邏輯學》課程。答應下來之后,立刻就發(fā)現(xiàn),相關資料實在匱乏。于是開始在網(wǎng)上、書店搜索適合授課的教材,無果。

 

后來在請教了一位Pastor之后,他推薦了一本英文書,作者和書名我現(xiàn)在都忘記了。不過當時在網(wǎng)上查這本書的資料時,看到了它的前幾頁,里邊有簡介,還有一些人的推薦語。然后我看到其中一位推薦人是“Douglas Wilson”,這個名字似曾相識。再仔細一想,這不就是開辦美國古典教育學校“邏各斯”的那一位嗎?!我對古典教育的認識一開始主要就是從成都和他這里獲得的。他的文章大家可以去看那本著名的白皮書。

 

 

既然是他推薦的,那想必一定很靠譜了。不過接著我就想到,那他們學校用什么教邏輯學呢?是這本嗎?然后我就再去搜索。于是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用的邏輯學教材并不是這本,而是道格拉斯·威爾森和詹姆斯·B·南斯合著的《邏輯學導論》:

 

 

 

這套教材共分兩部分,這是入門篇,還有一本更深的《中級邏輯》(《Intermediate Logic》)(這本是南斯老師獨立撰寫的)。這套教材還配有完整的練習、測驗、考試,甚至有南斯老師的授課視頻,非常適合教學。

 

于是我就決定翻譯這本書。

 

整個翻譯工作在2016年初結束。全書共五單元,我翻譯了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,并且負責全書的校對、整理、潤色??芎暌绘⒚梅g了第二單元,刁懷安弟兄翻譯了第三單元,喬瑋良弟兄翻譯了第四單元。

 

全書目錄如下(教師本):

 


 

邏輯學導論 6

教師用書 6

第五版教師用書導言 6

經(jīng)典出版社(Canon Press)的序言 7

前言的講義 8

邏輯:本質(zhì)與目的 8

前言 10

邏輯:本質(zhì)與目標 10

思維的規(guī)律 11

本書的適用范圍 12

第一單元:詞項與定義 14

第一課講義:定義的目的與類型 14

第一課:定義的目的和類型 16

練習一(14分) 18

第二課講義:屬與種 19

第二課:屬與種 21

練習二(20分) 24

第三課講義:外延與內(nèi)涵 25

第三課:外延與內(nèi)涵 27

練習三(15分) 29

講義:測驗一(緒論——第三課) 30

測驗一(緒論——第三課)(30分) 31

第四課講義:下定義的方法 32

第四課:下定義的方法 33

練習四(24分) 35

第五課講義:用“屬與差異法”下定義的規(guī)則 36

第五課:用“屬與差異法”下定義的規(guī)則 38

練習5(54分) 40

講義:測驗2(4-5課) 42

測驗二,第4-5課(23分) 43

講義:考試一復習(緒論-第五課) 44

講義:考試一(緒論-第五課) 46

考試一:緒論-第五課(A卷) 47

考試一:緒論-第五課(B卷) 48

第一單元附加練習 51

第二單元:陳述及其關系 52

第6課(講義)陳述 52

第6課:陳述 53

第7課(講義)自支型陳述(self-supporting) 55

第7課:自支型陳述 56

練習7(25分) 57

第8課(講義):他支型陳述(supported) 58

第8課:他支型陳述 59

練習8(15分) 61

測驗3(第6課-第8課) 62

邏輯學導論 測驗3 63

第九課講義:陳述之間的關系 64

第九課:陳述之間的關系 65

練習9(20分) 67

第10課(講義):一致與分歧 69

第10課:一致與分歧 70

練習10 71

第11課(講義):基本謂語動詞——判斷動詞“是” 72

第11課:基本謂語動詞——判斷動詞“是” 73

練習11(20分) 74

測驗4(第9課-第11課) 75

邏輯學導論 測驗4 76

考試2復習(第6課-第11課)(講義) 77

考試2(第6課-第11課)(講義) 78

邏輯學導論  考試2:A卷 79

第6課-第11課(45分) 79

邏輯學導論  考試2:B卷 80

第6課-第11課(45分) 80

第12課(講義)標準形式的直言陳述 81

第12課:標準形式的直言陳述 82

練習12(22分) 84

第13-14課講義:對當方陣與矛盾關系 85

第13課:對當方陣 87

第14課:矛盾關系 88

練習13 89

練習14(8分) 91

測驗5講義(第12課-第14課) 92

邏輯學導論 測驗5 93

第15-16課(講義):反對關系與下反對關系 94

第15課:反對關系 96

第16課:下反對關系 98

練習15(12分) 99

第17-18課(講義):下蘊涵關系與上蘊涵關系 100

第17課:下蘊涵關系 102

第18課:上蘊涵關系 103

練習16(12分) 105

練習17(32分) 106

測驗6講義(第15課-第18課) 108

邏輯學導論 測驗6 109

考試3: 針對性復習(第12課-第18課)(講義) 110

考試3(第12課-第18課)(講義) 111

邏輯學導論  考試3:A卷 112

第12課-第18課(45分) 112

邏輯學導論  考試3:B卷 114

第12課-第18課(51分) 114

第二單元復習題 116

第二單元附加練習 118

第三單元:三段論與有效性 128

第十九課的講義:論證 128

第十九課:論證 129

練習18(10分) 130

第二十課的講義:三段論 131

第二十課:三段論 133

練習19(35分) 135

講義:測驗7(第十九至二十課) 137

邏輯學導論測驗7:第十九至二十課(22分) 138

第二十一與二十二課的講義:三段論的式與格 139

第二十一課:三段論的式 141

第二十二課:三段論的格 142

練習20(26分) 143

練習21(32分) 144

第二十三課的講義:真實性與有效性 145

第二十三課:真實性與有效性 146

講義:測驗8(第二十一至二十三課) 148

邏輯學導論測驗8:第二十一至二十三課(29分) 149

講義:考試4復習(第十九至二十三課)邏輯學導論 150

講義:考試4(第十九至二十三課) 151

邏輯學導論|考試4,A卷,第19-23課(58分) 152

邏輯學導論|考試4,B卷,第19-23課(56分) 154

第二十四課的講義:用反例檢驗三段論 156

第二十四課:用反例檢驗三段論 158

講義:測驗9(第二十四課) 162

邏輯學導論測驗9,第二十四課(24分) 163

第二十五課的講義:周延的詞項 164

第二十五課:周延的詞項 165

第二十六課的講義:用規(guī)則檢驗三段論 167

第二十六課:用規(guī)則檢驗三段論 169

練習24(26分) 172

練習25(15分) 174

講義:測驗10(第二十五與第二十六課) 175

邏輯學導論測驗10,第二十五與第二十六課(27分) 176

講義:考試5復習(第24-26課) 177

講義:考試5 178

邏輯學導論|考試5,A卷,第24-26課(47分) 179

邏輯學導論|考試5,B卷,第24-26課(50分) 181

第三單元復習題 183

第三單元:附加練習 184

第四單元:日常語言中的論證 189

第二十七課講義:直接推理 189

第27課:直接推理 191

練習26(22分) 193

練習27(31分) 194

講義:測驗11(第27課) 195

測驗11(第27課)(28分) 196

第28課講義:翻譯日常陳述 197

第28課:翻譯日常陳述 198

練習28(20分) 200

第29課講義:相容陳述和不相容陳述的翻譯 201

第29課:相容陳述和不相容陳述的翻譯 203

練習29(20分) 206

練習30(20分) 207

講義:測驗12:(28-29課) 208

測驗12(28-29課)(26分) 209

講義:考試6復習(27-29課) 210

講義:考試6:(27-29課) 211

考試6:A卷(56分)(27-29課) 212

考試6:B卷(54分)(27-29課) 214

第30課講義:省略三段論 216

第30課:省略三段論 218

練習31(25分) 220

練習32(25分) 221

講義:測驗13(第30課) 222

測驗13(第30課)(24分) 223

第31課講義:假言三段論 224

第31課:假言三段論 226

練習33(20分) 229

練習34(16分) 230

第32課講義:得出結論 231

第32課:得出結論 233

練習35(40分) 235

講義:測驗14(31課-32課) 237

測驗14(31-32課)(17分) 238

講義:考試7復習(30課-32課) 239

講義:考試7(30——32課) 240

考試7:A卷(30-32課)(42分) 241

考試7:卷B(30-32課)(42分) 242

第四單元復習題 244

第四單元附加練習 245

第五單元:非形式謬誤 252

講義:第三十三課:干擾謬誤 252

第三十三課:干擾謬誤 254

練習三十六(15分) 257

講義:第三十四課:歧義謬誤 258

第三十四課:歧義謬誤 259

練習37(10分) 261

講義:第三十五課:形式謬誤 262

第三十五課:形式謬誤 263

練習38(10分) 265

講義:測驗15(33-35課) 266

測驗15(33-35課)(18分) 267

講義:第三十六課:檢測謬誤 268

第三十六課:檢測謬誤 269

練習39(20分) 270

講義:考試8的復習(33-36課) 271

講義:考試8(33-36課) 272

考試8,A卷,33-36課(32分) 273

考試8,B卷,33-36課(34分) 275

第五單元:復習題 277

第五單元:附加練習 278

講義:復習期末考試 281

講義:期末考試 282

邏輯學導論,期末考試,A卷(145分) 283

邏輯學導論,期末考試,B卷 287

附錄A:對當方陣 290

附錄B:三段論的256種形式 291

 


 

翻譯完成之后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本書早在2013年蘇老師提供的古典教育必讀書目里就已經(jīng)提到了!但當時我沒有注意。感恩!

 

后來我在我們學校初中部講了一輪這門課程,同時在夜校開了四次講座介紹相關內(nèi)容。2016年暑假在RWXY也如期上了這門課程,10月份在華南又講了一遍。

 

奇妙的是,原作者之一的 James B. Nance 老師去年暑假也在成都開課,于是有了下面這張合影:

 

 

在使用這本教材授課的過程中,我越來越佩服本書的兩位作者特別是南斯老師,他不但能將那些復雜的概念和推理以深入淺出、舉重若輕的方式表述出來,而且還能處處結合Bible,使得本書成為了給Christian進行邏輯學教育的最佳教材。

 

只是限于原書版權、國內(nèi)環(huán)境等問題,本書目前尚未正式出版,因此也無法給更多人使用,甚為遺憾!

 

歡迎大家對這門《邏輯學》課程提出意見和建議,幫助我和其他老師、家長以后能更好地使用這門課程。



  課程編號   xsk8960
  學習投入   299元


主講老師 郭暮云
課時安排 45課時

上一篇:阿里鐵軍銷售冠軍親授:普通人也能月入10萬的銷售秘籍
下一篇:最后一頁
版權聲明:本站所有課程及人物版權歸課程主辦方或主講人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